第 3 楼
观音岩在县城西南两千五百米的便江北岸。为盛唐时期所建造的阁式庙宇,相传唐代以来,这里香客不断,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对此作过详细的描述。此殿筑于岩壁,高达三十米,楼分为九层。楼前临便江深渊,江心卧有雄狮;后依石峰屏障,两侧峰群竞秀,岩石峥嵘,岩口为一扇山门,上刻有“观音岩”三字,有对联是:“音容千古在,何处别问西天。观听四方岩,到此如临南海”。左门前有石像附壁;右是人工建筑的“小南海”,第二层为“佛阁殿”,有观音像,释迦牟尼像,三层以上的殿宇,全是雕梁画栋,重檐歇山式的屋顶,第七层岩壁小石洞中,有一块天然岩石,形如观音,故名观音岩,到了第八层,便可以登高远望,城廓山川,尽收眼底,与观音岩对峙的凤凰山半山腰上,有一形如和尚打坐的岩石,俗称“石僧拜佛”。